課程發展

  1. Home
  2. /
  3. 課程發展

此專題小組在結構上以增能模式為架構,再透過跨校網絡達成教學與研究的合作,凝聚團隊成員的意見,進行如定義、課程内容、執行現狀、執行困境等現況調查與分析。

在此基礎下,專題小組還能發展跨校教學的模組,以及在教研互長中,思考可能的研究方向,並藉由系列增能活動、小組會議、論壇討論等交流機會協調之,由此建立的專題支援網絡與資源,應當對課程的發展、實踐與研究帶來正面積極之助力。

社會與行為醫學

  • 參與決定/問題解決:調查國內外社會與行為醫學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理論應用,以及基礎與臨床整合。發展本土教學模組。了解課程與聯合國永續指標 (SDG) 的關聯發展。
  • 支持性網絡:辦理教學研究分享會,交流經驗、成果、挑戰等。推動課程跨校教學支援與課程選修及線上教學跨校學生互動平台。
  • 專業訓練與資訊:建立各大醫學院校社會醫學相關師資共學支持網絡平台。
  • 共享資源:建構共享教學核心模組; 推動跨校學習資源; 透過跨領域共學與國際合作,培力本土醫學人文教育多元研究發展。

社會與行爲醫學
預期執行内容:

第一年:
– 調查國內外相關教學模式、探討國際合作建構共享課程的資源。
– 調查相關課程與 SDG 的發展模式。
– 邀請專家並定期辦理社會醫學教學研究分享會。組成共同討論群組,建立定期聚會與交流的合作網路,在教學與研究層面上分享各校相關的經驗、成果、與挑戰。
– 建立教學網路平台,對內連結師資持續對話、分享、研討及合作;對外累積盤點教學資源與成果形成資源庫,連結跨國與跨領域對話合作。
– 舉辦國際對話小型研討會,邀請國外學者參與並搭配國內成果分享的雙軌模式,透過跨領域共學與國際合作,展開本土與國際的連結與對話。

第二年:
– 選擇部分第一年發展的模組、進行在單一學校與跨校互動的課程運作並評估其可行性。
– 發展跨校服務學習與學生參與課程設計的機制。
– 持續舉辦國際研討會、讀書會與文獻回顧,蒐集國內外有關教學內容、資源與形式。
– 建立課程共識工作坊,以本土經驗與成果為基礎,連結文獻並盤點羅列社會與行為醫學教學的架構及元素;並且透過內外部成員的共識會議,發展不同階段的課程模組。

第三年:
– 調整第一、二年發展的模組、選擇其他主題進行在單一學校與跨校互動的課程運作,並評估其可行性。
– 試辦與國外學校相關課程結合,進行跨國選擇或實習,參與跨國服務學習。
– 推動跨校服務學習與學生參與課程設計,同時進行不同學校的合作模式。
– 持續舉辦國際研討會、讀書會與文獻回顧,蒐集國內外有關教學內容、資源與形式。
– 建立課程共識工作坊,以本土經驗與成果為基礎,連結文獻並盤點羅列社會與行為醫學教學的架構及元素;並且透過內外部成員的共識會議,發展不同階段的課程模組。

醫學倫理

  • 現況調查/需求評估:進行國內外醫學倫理教育教學現況調查,瞭解並評估教學需求。
  • 支持性學術網絡:以 2003 年 SARS 後醫策會建置一般醫學訓練醫學倫理小班教師訓練課程經驗為基礎,發展跨校社群,鼓勵新世代參與。辦理教學及研究種子教師工作坊進行增能培訓。
  • 教材與教學方法:建置案例導向教材:特定倫理議題經典案例、相關時事、實際臨床倫理案例。以過去經驗為基礎,予以深化發展為教材,並辦理教學社群交流與訓練活動。
  • 共享資源:發展並出版教學案例、教學資源、轉化為閱讀文本/文學等形式。

醫學倫理
預期執行内容:

第一年:
– 以過去執行研究的合作夥伴為基礎,輔以引薦、邀請相關領域之新進教師或年輕專家/學者/教師,形成醫學倫理教學社群,並於計畫期間持續邀集不同領域/跨校專家學者共同合作,持續擴充社群成員。
– 以調查研究的形式,邀請過去的合作夥伴參與並協助回覆,盤點國內醫學倫理教育課程現況及有關領域之研究議題,瞭解教學現況及需求。
– 確立醫學倫理教育之主要議題,針對五個「基礎醫學倫理」主題彙整案例並發展為教材,充實資料庫內容,並持續累積課程資料及研究成果,對內互相交流各項資料,對外則挑選優良教材及研究成果並分享,作為第二、三年招攬跨校/跨領域合作之材料。

第二年:
– 持續邀集新進教師及年輕學者,擴充社群成員,並擴增跨校/跨領域合作對象。
– 針對五個「醫學專科領域醫學倫理」主題彙整案例並發展為教材,持續探查文獻、更新資料庫、及專家會議。
– 舉辦教師增能工作坊及座談會,分享課程經驗、課程內容、研究成果,推廣課程並招募具有合作意願之大專院校,共同合作開設課程並擴大研究範圍。

第三年:
– 針對五個「醫學專科領域醫學倫理」主題彙整案例並發展為教材,持續更新資料庫、辦理教師增能工作坊、蒐集研究資料。
– 分析研究資料並撰文於期刊或研討會發表。
– 整合第一、二年資料並對外發行,分享課程與研究成果。

醫學人類學/文化/歷史/文學

  • 參與決定/問題解決:調查台灣在健康人文領域的教育現況,為教學設計及研究主題提出方向。建置資料庫,蒐集國內外健康人文面向教育研究資料,並做分析與介紹。發展本土的手冊。
  • 支持性網絡:以台灣現有學群組織為基礎,舉辦教學設計及研究增能工作坊、讀書會等,形成跨校教學及研究主題團隊。
  • 知識與資訊:舉辦跨校徵件說明會,介紹文/史/人類學領域的教學設計及研究先導計畫之寫作。
  • 共享資源:平台更新/分享成效,並撰書台灣本土《人文社會科學在醫學教育的角色》。

醫學人類學/文化/歷史/文學
預期執行内容:

第一年:
– 組織跨校核心研究及執行團隊。以台灣現有學群組織為基礎,透過各項會議招攬逐漸形成跨校教學設計及研究主題團隊。
– 透過資料搜尋/文獻探討/調查研究,蒐集台灣健康人文面向的教學現況與國內外健康人文領域的研究資料及課程教學現況,經過整理分析後,提出教學設計及研究構想的建議。計劃期間將持續蒐集與調查,並持續修正教學設計與研究構想。
– 建置資料庫並保存管理上述資料。持續於計劃期間累積資料,為後續平台或文章書籍等累積材料。
– 舉辦工作坊、讀書會、及開放空間會議等,說明先導計畫之徵件、研究撰寫、及跨校課程進行。計劃期間持續舉辦各種會議及工作坊,滾動式修正計畫進行方向。

第二年:
– 持續進行跨校團隊研究合作與增能協作,包括調查研究、讀書會與工作坊等,並做滾動式修正。
– 持續將成果整理並建置到雲端資料庫。

第三年:
– 撰寫書籍《人文社會科學在醫學教育的角色》
– 發展本土的手冊,參考 AAMC 手冊的形式。
– 建置網頁,參考法律學門增能網頁。

藝術(哲學)與醫學

  • 參與決定/問題解決:調查整理國內各醫學院校對於藝術及哲學健康人文教育相關的現狀,另外蒐集國外藝術及哲學應用於健康人文教育的文獻、經驗,整理轉化出適合國內的教學方法。
  • 支持性網絡:建立跨校教育/研究架構及核心模組,邀請核心小組成員進行哲學/藝術等健康人文教育的前導研究。
  • 知識與資訊:協助核心資源發展中心建構資料與維繫支持網絡。
  • 共享資源:舉辦跨校工作坊邀請各校專家分享藝術及哲學融合於醫學的教學經驗。

藝術(哲學)與醫學
預期執行内容:

第一年:
– 聘請具健康人文教育/哲學/藝術等相關研究背景之研究人員 1~2 名,經國內外文獻探討並與團隊對定期討論後,精煉整理出適合國內的健康人文定義與教學內涵。
– 設計表單並調查國內醫學教育之大專技職院校,調查內容包括各校/院/系對『醫學哲學/藝術』的定義、課程、開設系級/名稱/必選修、教學設計、評量、成效、困境與期待。分析後撰寫成文,對內提供做為課程設計參考,對外分享給據醫學教育之大專技職院校。
– 舉辦哲學/藝術健康人文教育經驗分享工作坊,廣邀國內具有醫學教育的大專技職院校參與,預計第一年以世界咖啡館討論形式至少於北中南各辦理一場。

第二年:
– 邀請跨校、跨領域教師建立核心研究小組;並聘請專業研究助理進行文獻回顧;在教學上配合第一年所調查之行現況,整理出具體架構,多面向及可因應多種教學現場之交才及核心議題模組。在研究上則開啟會議討論跨校專題小組的分組及研究主題,討論研究發展方向,發展關鍵議題。
– 針對初步發展出的教材與教學方法,由主持人及幾所願意合作的學校/科系試行前導研究,嘗試課程協調、課程設計、師資配合、教材製作、成效評估及教學討論與建議。
– 前導研究期間,每兩個月由核心小組開啟會議討論所遇到的現況與困境,並累積課程資料,待前導研究完畢後編制適合國內環境之哲學/藝術健康人文教學教案及教師手冊,部分課程則發展成線上教材。
– 聘請專家建構交流平台,設置第一年與第二年之成果,並持續累積後續資料作為後續平台架設之材料。

第三年:
– 持續定期舉辦教學交流工作坊/線上會議,持續更新維護資源平台。
– 廣邀國內各醫學院校參與課程計畫及執行課程模組,於寒暑假期間舉工作坊進行經驗交流,協助各合作單位在課程前規劃並準備課程、製作並分享教案,課程中持續合作及協助,課程後的成果互相分享並反思。以此建立支持網路。
– 整合三年之研究執行成效(包含三個跨校模組)之教學研究經驗投稿於國際研討會,拓展國際經驗分享及增加未來國際合作機會。

課程設計與整合

  • 辦理各專題小組的整合型聚會,由核心研發資源中心進行會議主導與相關支援教學研究工作,滾動式修正,逐步完善課程設計,未來將課程架構草擬成文。

課程設計與整合
預期執行内容:

預計在前導研究籌備期間辦理討論會議至少 2 次;每年預期進行 3-4 次各專題小組的整合型聚會,由核心研發資源中心進行會議主導與相關支援教學研究工作,滾動式修正,逐步完善課程設計,未來將課程架構草擬成文。